部落青年火堆論壇
部落青年火堆論壇
「火堆論壇」作為森川里海藝術季來說一直是很重要的活動,藝術季以部落、社群、藝術創作爲主,火堆論壇談生活談文化,談生態談身份,也談實踐這件事。
過去,火堆論壇作為一個橋樑,以各部落的在地議題來談論地方事務與狀態,串連部落內部與外部人士共同對談,並以此議題規劃文化活動,讓參與者親身體會部落實況,是一個創造集體文化交流的過程。今年這個指標性的活動將直接由各部落青年籌備並提出從他們的角度所看見的部落議題。
水源與溪流、女性與海的角色、青年復返與母語學習、傳統歌謠與創新的世代將如何關注自身成長與生活的環境!透過來自豐濱的青年們,走進森、川、里、海的土地,一同來感受他們的話語吧!
場次時間表:
各場次詳細介紹與報名表:
場次一:9/7(六)-9/8(日) 港口部落
《在稻穗成熟時回家》
議題說明:
部落、回家,之於現代的原住民青年是什麼模樣?足夠清晰嗎?傳統技藝、從耆老口中說出口的族語,我們還會嗎?
透過走進部落,與幾位在部落裡生活的青年相處,我們將共同來探討與看見「青年返鄉」的動機與現況;也拜訪部落的全母語共學園,了解母語復振的過程以及其重要性。
活動內容:
Day 1
- 11:30 各自抵達港口部落,享用午餐
- 13:00 部落返鄉青年分享part 1
- 15:00 部落走讀
- 16:00 民宿check in 或放風時間
- 17:30 晚餐
- 19:00 部落返鄉青年分享part 2
- 21:00 月亮亂彈+心的時間
Day 2
- 08:30 母語共學園
- 10:00 河邊準備野炊午餐
- 12:00 享用午餐 pakelang
- 13:00 大分享
- 15:00 各自復歸
場次二:9/10(二) 復興部落
《讓水流動 論壇x旅行》
議題說明:
民國37年,花東縱谷的土地遇上了乾旱,於是那幾年開始有一群人在尋找水源,他們沿著溪流翻過了海岸山脈,最後在倚靠太平洋的山坡上找到了乾淨的水資源。他們一戶拉著一戶,逐漸形成新的聚落–Dipit部落。部落的三條溪不只提供居民飲用水,也供給田區作物,除了部落居民,其實溪裡還居住了23種蝦蟹住戶。在每逢颱風大雨之際族人們就必須撤村,溪蝦又是怎麼生活在這裡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來聽聽部落與三條溪流的愛恨情仇。讓水流動,不要枯竭。
活動內容:
- 09:30 報到 復興部落聚會所集合
- 09:40-10:30 Dipit的事 部落故事導覽/認識封溪護魚/笠螺裝置藝術區地景
- 10:30-11:40 溪流探索 野溪抓蝦體驗/認識溪蝦
- 11:40-12:00 漫步吸收部落日月精華
- 12:00-13:30 部落物產美食午餐
- 13:30-15:00 火堆論壇
場次四:9/28(六) 新社部落
《噶瑪蘭音樂走讀》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7xqSzTn1YRKvbax7
議題說明:
透過噶瑪蘭族音樂走讀的方式走進新社部落,從lalapan山suRugan船上岸的地方到,在令人屏息的美景中,一邊漫走一邊傾聽族人遷徙的歷史淵源,我們想透過近年來新社國小x語推組織x在地青年在語言文化復振的路上分享屬於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旋律,用不一樣的方式帶大家認識新社噶瑪蘭族部落。
活動內容:
- 09:30-10:00 來到新社部落
- 10:00-12:00 部落走讀
- 12:00-13:30 部落饗宴
- 13:30-15:30 火堆論壇:噶瑪蘭語言文化復振-從傳統歌謠蒐集到族語歌謠創作
- 15:30-16:30 綜合分享
場次三:10/5(六) 貓公部落
《貓公女,海的事》
議題說明:
在傳統海洋文化的論述裡,女性常是缺席的,但在部落裡,幾乎每家都有遊走於潮間帶採集的「海龍女」。從餐桌到海邊,這群神隱在「傳統」裡的身影讓人無法忽視。
活動內容:
- 13:00-13:30 相見歡
- 13:30-16:00 海的小點心
- 14:00-14:10 海女影片欣賞
- 14:10-15:30 火堆論壇-貓公女子的海
- 15:30-16:00 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