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文Lisin
黃立文Lisin
拿食物
要吃,眼睛要先銳利,看得出來路上、海裡哪裡有什麼食物,會使用或製作拿的工具,還要會用自己身體的力量與大自然交換這麼多滋養自己的食物,餵飽一家人。
作者:黃立文Lisin
移居到港口部落已經八年了,住在都市的時候,如果想要吃東西,第一件事是拿起錢包出門去買,但在這裡,常常是要拿起採集工具自己去拿,有時候我想:如果有海嘯或地震,我們家被迫斷水斷電又躲到山裡,只要跟著我的阿美族先生,一定可以活下去!因為,他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會拿食物的!
拿路邊的食物
春天的時候,我們在路邊採集野菜,lapapaay昭和草以及tatukem龍葵是路邊最常見的野菜,車子的後座一定帶著kawkaw鐮刀,看到台11線上hapapoay榕樹的嫩葉以及構樹的雄蕊,就下車來砍一小袋回家。夏天的時候,我們到瑞港公路旁尋找大大的tefo桂竹筍,在路邊就切好,一串帶回家,還有各家後院獨有的facidol麵包果,要沾著沙拉油切去外殼,才不會黏手。秋天我們也不寂寞,阿嬤的菜園收成了許多tamorak南瓜還有kulasin花生,冬天我們去山上拿藤心,再採集sama山茼蒿配著山肉煮成湯。
拿海邊與河裡的食物
港口靠海,一年四季的海邊與河邊都有東西可以拿,大家都說大海就是我們的冰箱,春天去石梯港找漁夫拿kawadiway齒鰆做一魚三吃,先切生魚片,再做乾煎魚排,剩下的碎魚加薑煮成魚湯,夏天我們去海邊潮間帶micekiw,找到各種螺貝煮來吃,會游泳的人,可以去比較遠的礁岩拿lalesi鮮蚵,現場配著海水就吃掉,秋天我們在秀姑巒溪河口撒網,肥美的puter烏魚煮成鮮美的魚湯,想吃蝦子的話,就在河邊石縫處放個蝦籠,第二天再去收,冬天是海女採集海菜的好時節,kakutong,kapin都是餐桌上常見的海味,冬天的魚油脂也特別多,是鬼頭刀和旗魚最好吃的季節。
要吃,眼睛要先銳利,看得出來路上、海裡哪裡有什麼食物,再來就要會使用工具,或是會製作拿的工具,看著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這些親自採集而來的食物,我常常覺得感恩與富足,感恩我還住在一個與大自然非常親近的地方,感恩我那走在路上能與動植物對話的先生,還能夠直接的用自己身體的力量與大自然交換這麼多滋養自己的食物,餵飽一家人。